通過以上可以看出,除華東地區(qū)和西南地區(qū)的產需大致平衡外,其他地區(qū)的產需失
調,以中南地區(qū)尤為嚴重,大大地增加了物流風險和運輸成本。
我國合成樹脂行業(yè)特點
1、 PE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,各類品種年進口量約為490萬噸;國內產量滿足率為43%左右,產品以生產薄膜為主,通用產品多,專用樹脂少
2、 PP市場持續(xù)增長,近兩年進口量維持在300萬噸/年以上;國內產品中,拉絲級產品比例較高,特種產品比例較低,產品牌號較少
3、 PVC消費保持穩(wěn)定增長,進口量115萬噸/年;電石法PVC增長迅速,在高油價下,中西部電石法PVC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,乙烯法PVC出現(xiàn)虧損。電石法PVC對能耗、環(huán)保、煤、水、電都有很大的要求,國外公司已經基本上淘汰了電石法,對乙烯法發(fā)展比較迅速,因此,我國應深入地研究乙烯法的發(fā)展
4、 PS樹脂國內有缺口,2006年進口PS樹脂約為120萬噸。近幾年國內建成的PS裝置較多,以外商投資為主,多采用外購SM加工,因此近幾年進口苯乙烯單體(SM)較多,2006年SM的進口量達到230萬噸,遠高于PS進口量。受國際高油價的影響,此模式生產盈利水平大幅下降
5、 ABS樹脂生產現(xiàn)在危機最大,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。
2006年
ABS進口量就超過
200萬噸,而國內生產量為
100多萬噸。